| 关于近两年联考的一点随想 --杜嘉瑞     谈到港澳台联考,或许其最大特点之一即是出题方向与风格的不定向性,对于各位备考的学弟学妹们来说,学长觉得这会是备考阶段除了提升个人能力外冲刺的关键,真题稀缺的情况下,在把握方向这块更需要各位留心。 (开头总是需要官方一点)     华兴的老师们已是专业研究的老司机了,但亲身驾驶过后,学长还是有一点对近两年试题上手后的独特体验的。     想先声明的一点,联考联考,很多东西就是“连”着考的,万变不离其宗,请重视每份套题,最好能从中归纳出需要的“套路”。 一科科谈谈吧。   语文 相近指数 ★★★★☆     选择题是联考语文的大头,想拿高分意味着不能怎么丢分。需要特别指出来一点,联考语文选择题总有考到不可思议的地方,毕竟涉及方面广,因此在日常刷基础题时应留意积累,尤其是你逐渐发现“百题大过关”是百道错题集时,不要在意答案了......     两年试题中,虚词开头总会刁难一下,放松心态,尔后除个别成语外,病句、标点、修辞都属考察基础类型,相对正常。值得注意的是,文学文化常识难度逐年提升,涉及课外内容较多,应多注重平日所见知识点的细节。 而社科文、文言文中,常见题型居多(如社科文中常见错误类型、文言文中常见解题方法),熟能生巧不该丢分。此外,个别题目同样更注重文章中的细节信息,需在平时培养细致做题的习惯,学会勾画重点,揣摩出题人侧重点。     主观题虽更凭能力,但仍有迹可循。 阅读理解两年都相对简单,重在考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作者写...的用意是.../运用...修辞,举例赏析/作者认为...是为什么),平时需多注重此类问题答题模式,分点答题。     作文方面,15年的“生命常常如此之美&时间如水”,16年的“有这样一种声音&不知不觉长大了”。     往往是一个题目便于说理,一个题目便于抒情,而这两年的题目却似乎更偏重于后者。但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写作,切忌临场变阵。 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若由理性的角度分析着手传统议论文,建议选择范围限制较窄的第二个题目,较易选定切入方向分析而不易在大的题目面前趋于套作,“三段论”在此见仁见智,展现辨思最为重要;     若善于记叙,也未尝不可,此类文章要求情真意切的共鸣而不矫揉造作,对自己传达情感与记叙技巧有足够信心的同学大可与老师深入探讨此类让阅卷者感到一股清新之风的文章,但仍需谨慎为妙;     若偏好于议论性散文,则更需要突出自己的优点,此时第一个题目便显得很合适,发散性很强,选定自己合适的(准备过的)方向,匠心独运一波。但近年来对此类文章容易形成审美疲劳,要求也已日益提高,材料、语言均需雕琢,简单点讲就是要学会装X,在文章中不留痕迹的尽显X格。此类文章对文章脉络要求更高,首要是清晰,但在白话点明时又需不显风格突兀...     但最最最重要的一点,不能跑题!不能跑题!!不能跑题!!!(时刻告诉阅卷者,我点题了)     特别一提,14年中两个都是关系型题目,以后仍有机会考回此类题目,尤其需要注重理清关系,切忌顾此失彼,平日需要多加训练。   数学 相近指数 ★★★★★     说实话,数学这两年没什么好谈的,并非学长偏心,毕竟试题不能再良心了,放低姿态细心点就好...     毕竟文理合卷,注重基础,但以防明年因为简单太多年一下暴击,仍需注重平日能力的提高。   英语 相近指数 ★★☆☆☆     之所以说相似度不高,是因为英语毕竟少套路...(除了作文,几年都是图表类了)     仅就难度而言,16年比15年略有提升,但总体相符,选择题比较基础外,做题时的主要问题就是都会有觉得题目奇怪的感觉,此时更需要细心回归原文(无论完型还是阅读),平时训练控制时间尽量提速,要注意定位文章信息,有能力可以考虑读完全文,但不一定卓有成效,因人而异吧。     特别说说短文改错,建议不要在写作文前写,因为错误的词句会对写作文产生影响,发答卷时即会有短文改错,可在未有听力材料时选择大致做一遍。联考出到的错误点往往不全,会有重复类型的错误,加强语感,在一定能力与积累的条件下,要相信自己大多数时直觉中的“这里不顺肯定有问题”。    BTW,听力的话平时英语还行的同学大可放心,音质还算可以,保持自己耳朵的感觉以及专注度不会有太大问题,若觉得有不足的同学平时就要多听多积累了,毕竟语言不是一时半会的功夫,但相信坚持一年可以有很大进步的。   物理 相近指数 ★★★☆☆     像就只像在都比较非常规...     都说这两年物理的难度偏大,但总结起来提升一下几个方面的能力,我认为是可以不在这一科落下的。 ·数理结合     15年最后一道传说中的大神题其实更多是道数学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一类题对几何要求都先对较高),这两年的试题对于数学思维在题目中的运用重视程度提高,也包括15年光学题中二元二次方程求解,16年光学题中的纯字母运算,在平时的训练中需要耐心计算并关注数学运用。 ·建构模型     物理模型的建构在两年试题中的要求都不低,考生需要从文字中提炼物理情境并加以分析,重在理清思路。如15年第一道大题的非常规抛体运动题,16年倒数第一道动量和能量综合题,倒数第二道热学题。小窍门:画出尽可能清楚的图例,表示出状态的变化和关系从而提炼物理信息。 ·细致程度     尤其体现在实验题上。两年的实验题对思维要求都不算高,但均要求考生细致再细致,主要是实验题一个空都好贵啊!!     当然,实验都不会是课内最基础的实验,仍需注重延伸,根据实验的目的思考步骤和方法。 ·选择题     单独列出选择题主要是因为想要做好小题其中所涉及的面太广,难以赘述,简单概括就是“原理理解与运用,懵逼排除与推断”。两年试题中选择题都不乏令人困扰的小题,建议3到4分钟内做不出的就战略性放弃或跳过,根据确定的蒙一个答案等时间充裕再回头,切忌打乱全盘节奏。   化学 相近指数 ★★★★☆     高中化学学到后面其实只有两种题型,你会的,还有你不会的。 课内知识到一定程度后已是翻过来倒过去地考,在复习阶段注重回归知识点,很多题目都是可以做的。贴近这种感觉后,那么两年考题中丢分丢在哪呢?     一是课外拓展。联考化学特点之一就是随性,超纲知识甚至占到10%,如15年普鲁士蓝及物质结构,计算题中的CuI,16年的工业流程题。遇到这种状况真的会懵逼,我们能做的就是一轮复习时多见识,临考前再稍微翻翻留个印象了;     二是非智力因素失分。两年题目中都有较多文字叙述,平日的随意不规范容易导致“自以为对”,还有就是推断正确后的答题错误,这都是应该避免的。 简单归纳一下题型吧: 选择题18道(散落知识点的体现)     大题5道(可能涉及物质推断、元素推断、反应速率、原电池&电解池、实验设计、有机、工业流程) 计算2道(新题型需多加训练,重点是金属及氧化还原反应)       最后,首位呼应一下,备战联考一定要有方向,听老师的引导,找自己的节奏,注意各科与普高的不同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刷。     盗用华兴名师刘琳斌老师的一句至理名言:“自己那一套搞来搞去12年还是那么一点分,怎么不试试老师的方法捏?”话粗理不粗嘛,跟着老师,找准方向。       
杜嘉瑞同学  原学校:珠海一中   16届联考成绩  语文110  数学145  英文137  物理137  化学136  总分658分 |